建设温饱工程 造福特困群众
——卫生部在黑水定点扶贫侧记
 

卫生部 于德志


  从色尔古河坝出发,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驱车两个小时,行程34公里,这时海拔高度已从1790米上升到2820米,温度已从18℃下降到10℃,就到了瓦钵乡人民政府和与之相对的色尔古地芋和五里村,举目望去,除一片片层层叠叠的梯田外,这里一无森林二无草场,能在此生长的粮食作物只有葫豆、青稞和土豆。色尔古、瓦钵两乡有农户953户,人口4623人,其中有贫困户877户4310人,分别占农户和总人口的92%、93%。,1993年底人均纯收入204元,人均有粮289公斤。恶劣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两乡群众的极端贫困,群众年年依靠外出打工和政府救济而艰难度日。199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字员到此地考察,试图用小额信贷的方法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但考察结束后只留下"这里缺乏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而再也没有回访。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这里的人民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向贫困挑战,他们把一片片20度以上的坡地改造成一排整齐的梯田,定植了一批又一批花椒等经济林木,但终因严重缺水,产量提高不大,经济林木的成活率也仅为8%。"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沉重现实压得县、乡党委、政府和群众喘不过气来,要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全县上下经过周密的调查论证,一致认为惟一的办法就是移民搬迁、异地开发。


  在县委、县政府和党委、乡政府的组织下,从1992年起就利用冬季农闲时间每年投入劳力800人以上,在色尔古河谷两岸的荒坡上搭起帐篷,支起锅灶,把决战贫困的决心和对解决温饱的渴望化成无穷的力量,克服难以描述的困难,用最原始的工具、最普通的方法而拼命地劳作,群众的这一伟大举动感动了县级机关的全体干部,他们自愿加入这一战天斗地的行列,工地上人潮涌动,劳动的号子回荡在河的两岸。经过近五年的艰苦努力,累计投工11000余个,终于使昔日荒坡变成了1150亩整齐的梯田(南岸800亩,北岸350亩),县委、县政府正式将该工程命名为色尔古温饱工程。


  但是由于县、乡两级财政十分困难,工程区群众更无资金投入进行工程的水利灌溉配套设施建设,干旱的梯田由于严重缺水而难以发挥效益,群众迫切希望政府进行水利设施建设,县委、县政府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1994年下半年国务院派国家卫生部对黑水县定点扶贫,得此消息全县人民奔走相告,他们说"当年毛主席为我们派来的医疗队又回来了"。国家卫生部第一批扶贫调研组在殷大奎副部长的带领下不远万里来到黑水调研的第一站就到色尔古温饱工程地视察,到群众中访贫问苦倾听群众呼声。县委、县政府在向调研组汇报中请示援助的项目第一个就是温饱工程的水利建设,经过实地考察和卫生部挂职扶贫干部充分论证,黑水色尔古温饱工程水利设施建设于1996年7月正式开工。按照工程进度,卫生部分两批共援助工程资金50万元。工程于1997年3月建成,建成提灌溉站两个,扬程186米,输水管道1960米,建成总容量为2240立方米的蓄水池三个,分水管道2400米,黑水河水源源不断地流进久旱盼雨露的土地,给温饱工程带来蓬勃生机。


  在国家卫生部的亲切关怀下,群众几十年的渴望终于变成了现实。到1999年10月已搬迁特困户132户554人,种植粮食作物660亩,单产350公斤,总产21.1万公斤,种植各类蔬菜310亩,亩收入810万元,定植成活花椒、红富士苹果等经济林木6400株,搬迁的特困户人均有粮达到380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890元。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特困户的搬迁大大缓解了所在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促进了两乡整体解决温饱的步伐加快,到1998年底,色尔古、瓦钵乡已有551户2369人解决了温饱问题,分别占现有贫困户的62%和55%,人均有粮达到386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870元,贫困发生率从92%下降到34%。


  国家卫生部在帮扶黑水县决战贫困的进程中,色尔古温饱工程只是一个缩影。卫生部以帮扶黑水县经济脱贫为目标,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帮扶的指导方针和重点,着重发挥部门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到1999年10月已投入资金168万元,先后援助了黑水县大黄加工项目、黑水县青豌豆产业化开发、蕨菜产业化开发、南江黄羊纯繁基地建设、大棚蔬菜基地建设、特困户仔猪发展等一大批经济扶贫项目,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卫生部真扶贫、扶真贫的举措更激发了黑水人民不悲不怨、不息不屈、自自强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黑水人民就能夺取决战贫困的最后胜利。


  于德志,现任卫生部规财司办公室主任。1992~1998年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研究项目"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卫生筹资与组织"项目负责人。

(百报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