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就业的社会学思考               

奉春梅(四川大学 四川成都 610001)

摘 要:就业作为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参照体,是连结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纽带,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参照和深层推动的作用。西方就业理论的成熟发展对分析藏区就业提供理论研究视角,本文主要从社会学角度,运用社会学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分析技术,对藏区就业现状和未来走向作出分析和预测,希望藏区就业在西部开发的历史机遇中有质的飞跃。

关键词:就业;劳务市场;藏区

中图分类号: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4-8499(2002)01-0008-04

处于社会发展基础层面的就业,在经济学领域已作出较为成熟的探讨。西方古典经济学派较早把研究眼光投向就业领域并进行详细论证和理性构建,形成了一套有关就业的理论体系。20世纪30年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思斯《就业、利息和货币》一书中,对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作出重大的修补,它为我们今天正确理解市场经济的合理有效运行提供历史了的契机。本文在吸纳经济学领域中有关就业的背景知识的基础上,主要从社会学角度对四川阿坝藏区就业状况进行描述、反思和深层追问,意在展示藏区就业在社会学视野中的一些个性特征,并以此作为分析我国就业问题的一道窗口。

一、就业概念的界定

处于何种层面理解就业?西方与我国学者有如下观点:

西方经济学界将就业(employment)一般界定为“处于受雇的状态”。(《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这一界定实质包含着两层含义:

1.就业对象或就业人口是指处于受雇地位的对象或人口,不包括业主和自我雇用人员,英、美等西方国家均从这一角度来理解就业。

2.“状态”即就业时间,一般是指在规定的调查时间内,从事某项工作,并取得收入者,就算就业。例如,美国在调查周内工作一个小时以上就算就业。由此可见,西方对就业时间或状态的界定显得较为灵活。这种就业状态也显得极为动荡,有可能当下某时处于就业状态,一小时后就陷入失业队伍中。

我国经济学界对就业的界定则是:“在我国,凡从事法律允许的有益于社会的劳动,并取得一定报酬或收入,都就视为就业”。(《经济大辞典》)就业人口包括“全部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主、私营和个体从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包括民办教师、宗教职业者、现役军人等)(《中国统计年鉴》)这一界定显然是从广义角度理解就业,对就业人员的界定从外延角度更为具体、准确,充分反映出所处的时代特征。

纵观上述两种就业观,我国与西方经济学界存在较大分歧。西方的“就业观”是根植于其雇用制的基础之上的,因而“就”即受雇之意。这一界定实际上表明就业者所属的社会阶层,在权力、财富和社会威望方面处于不平等地位。我国学术界对“就业”的界定则抛开了这种不平等性。只要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均享有平等就业的机会,显然,这种“就业”是立足于我国体制之下,与我国国情特色相互吻合。

在我国学术界,对就业仍持有广义与狭文的区分。持狭文的就业观者认为:就业人口不应当包括以种地为生,地域在农村,户籍在农村的农民。本文研究对象为四川阿坝藏区就业,放在中国就业的大环境下,仅属一个案典型。因此,笔者赞同狭义的就业观,并对就业作如下界定:所谓就业是指在我国法定条件下,从事有益于社会的劳动,以一定的工资或货币形式获取收入和报酬。就业对象主要包括全民所有制职工、城镇集体所有制职工、城镇个体劳动者、合作经济和中外合资经济的人员、农民流入城市打工者和农民个体经营者。不包括以种地为生的农民。 

三、藏区就业现状的评述

()就业现状。

当前,西部大开发使藏区就业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时期,既面临新的机遇的推动,同时又遭到外部因素和就业内部因素的限制和阻挠,诸如:经济发展状况、商品经济发达程度、消费需求能力等外部因素和就业管理机制和就业意识、就业结构和人们的就业心理等内部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藏区仍面临种种就业问题和矛盾。

1.外部因素对就业的制约。

(1)就业经济基础极度薄弱。以黑水县为例:黑水县地处阿坝州中部,全县人口约5万多人。其中藏人约占80%,属典型的藏人聚居区域。而农业人口约占80%,并分布于约占全县土地面积80%的农村。按照刘易斯的观点,属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在其产业结构中,农牧业应当成为其基础性的产业。但据调查所知,全县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基本上处于传统农耕作业阶段。在黑水县的工业结构中、几乎没有大型的足以支撑黑水经济的支柱型产业。据析,水电、旅游、水产虽为是三大产业支柱,但目前还处于规划的目标方案之中,尚未形成规模。剩下的就仅限于财政拔款,现实的事实是全县财政收入年均约为160多万,不足以抵销全县职工一月的工资收入。

总之,阿坝藏区整个经济处于萎缩状态,严重影响其就业覆盖面和就业水平,缺乏造成高就的外在经济条件。

(2)就业缺乏外伸扩展的空间。地理位置严重束缚了藏区与外界的交流,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造成藏区商品流通的局面是:一是内部市场容量小,竞争力差。在黑水县城,几乎没有一家大型商店,市场仅靠一些小本经营的个体户支撑。二是缺乏外界商业资本的流入。藏区内地特色商品缺乏能带来规模效应的外销渠道,或者收益不大。例如,金川雪梨虽早有耳闻,但由于其生产受季节限制大,产量小,缺乏规模效应,在市场上仍处零散状态,不能带动经济收入的显著增加。因此,市场容量小,商品经济不发达且缺乏竞争性,导致藏区就业缺乏进一步外伸扩展的空间。

(3)就业缺乏刺激增长的内在因素。藏区经济基础薄弱,城市居民工资收入低购买力弱,消费渠道不畅,生产规模不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扩展,就业缺乏刺激增长的内在消费因素。

(4)就业缺乏新型现代型人才。开发大西部,发展藏区,需要的是新型的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等现代型人才。而藏区现有人才状况并不理想,仅以黑水县县城2000年机关人口教育状况为例,现有:研究生仅1,占县城人口总数约56115人的0.001%,本科(函授)占人口总数的0.007%,大专287,为人口总数的0.8%,中专、高中为1307,占人口总数的23.4%,初中以下则为190,占总数的0.36%。黑水县是阿坝州藏民分布较多的县城。县城政府机关又是人才最为集中之处,但上述人才构成状况是: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十分缺乏,几乎为零。说明现有大多数人力资源的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差,难以满足开发大西部、现代化建设所要求的对现代型人才的要求。

2.就业内部因素对就业的制约。

(1)配给制就业管理体制扼制了灵活、高效的劳务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今日藏区的就业管理体制仍普遍承留着过去的影子。就业管理的权限仍主要掌握在政府手中。就业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无相互选择、相互适应可言。显然劳务市场这样的中间机构在传统就业体制下是不存在的。供给、配给、包办构成计划体制下就业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随着市场体制的建立,尤其是在当前开发大西部的前提下,就业管理体制的重塑显得异常重要和必要。劳务市场的建立、培植和完善是改革传统就业管理体制的关键所在。在这里,有必要提及何谓劳务市场。“所谓劳务市场,从严格意义上讲,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为调节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使劳动供求的交易以最高的效率、最佳的成本而运行的一种就业体制。”(《世界经济百科词典》)劳务市场的主要功能是向就业者和用人单位直接提供供需信息。供求双方直接通过劳务市场进行相互选择。基本上排出了政府人事部门指令性干预。灵活、高效、简便快捷构成了现代就业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而由低效、专制的传统就业体制向灵活、高效的现代就业体制的转换势必存在冲撞、磨擦。当前,开发大西部,藏区就业管理体制正经历着这种冲撞的尖锐时期。一方面,传统就业管理体制尚未退出,新型管理机构———劳务市场的建立遭遇种种阻挠;另一方面,经济落后、信息不灵、供需双方灵活选择双方的愿望并不强烈,人才流动量稀少等等造成藏区劳务市场不能有效建立。

(2)国家就业的就业意识阻碍了人们对新型就业体制的接受和认同。“就业意识是就业者对职业的认识、意向与选择,包括就业的动机、对职业的评价、兴趣、情趣等。”(200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就业意识虽说是一和思想、心理状态,但同时它又支配着就业者的就业行为,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支配下人们的就业意识严重依附于国家就业,拒绝排斥多种就业形式。在藏区由于其历史、地域、经济等特殊性,传统就业观至今仍根植于人们的灵魂深处。送孩子读书、求学仍被视为通向端铁饭碗的重要途径。这一就业观念在藏区农村尤为明显。市场机制的运行,传统就业体制遭受冲击,统包统配的就业体制被打破,就业被推向市场,实行自主择业,人才合理流动,要求人们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国家分配终身就业的就业观念。但事实上,这一观念、意识的转变异常艰难。据调查,在黑水县藏区农村,失学率高达80%,其中一大重要原因就是国家不包分配、子女读书没有多大前途。显然,传统就业观念、就业意识与现行就业体制之间存在激烈的冲突,这一冲突不但影响新型就业体制的正常运行,而且对藏区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3)传统就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与开发藏区的新型就业结构发展方向之间的矛盾。西部开发随之出现众多新型行业、产业,使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传统就业结构的不合理性和弊端日渐显露。在资产重组过程中有些传统行业频临倒闭、破产。一些传统就业岗位被迫消失,新型行业、产业的出现、增加,新型岗位、职位的出现,使就业结构出现新的特点。由传统就业结构向新型就业结构的转化过程中涉及到人才、资金、技术等等的冲突。新型就业结构要求就业岗位机器设备先进、科技含量高,就业人员属知识科技型人才,例如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的发展,就需要一大批懂管理、会经营的专业人才,从事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酒店的管理,民族文化及其产品的开发,以及通讯、信息等方面的服务。这就与传统就业结构遗留的就业岗位技术含量低、设备落后、就业人员素质低、认知能力差等状况之间产生了需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4)城乡“择业”、流动的矛盾就业心理,将严重阻碍藏区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在社会调查中,问及“如有机会离开本地,愿意离开吗”,面对同样的问题,城市与乡村的回答态度窘然不同,在县城,特别是黑水县,有一定学历者,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者,如医生,尤其是外来人才,80%认为如有机会,有关系肯定愿意离开当地到外地去发展,谋求新的职业。而在乡村,他们的择业态度就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了:上述调查数据表明:被调查者的择业态度是:愿意从事目前的职业者所占的比重与不愿意者所占的比重基本相同,前者为32.3%,后者为33.1%。愿意终身从事农业劳动者则明显大于不愿意者,而对于愿意外出打工,就地经商或进城当个体户,或当基层干部,显然,愿意者的人数明显低于不愿意者。对子女未来的就业选择方面、态度与上面趋同。由此说明,在今日藏区的乡村,乡民安土重迁情结仍十分严重,封闭保守的传统社会心理仍然根深蒂固。城乡居民对待“择业”所呈现出的态度之所以形成的如此巨大的反差,可归因于一点:落后的藏区经济状况促成藏区城乡居民矛盾的“择业”心态。一方面城市居民收入低、住房差,医疗条件缺乏,造成他们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的极低的评价。对向外流动的期望和努力超出了对当地职业的升迁和追求。另一方面,乡民则不愿意向外流动重新择业。贫穷使得他们不得不安于现状、满足生存的粗浅层次。贫穷使得他们无力再有其他的奢望。调查数据反映绝大多数乡民之所以不愿意外出打工、经商或进城当个体户,一个直接现实的原因是没有本钱。导致他们承担风险的能力极弱,因而害怕向外流动,对自己、对子女的未来都不敢有太多的要求,处于一种望天无力的悲哀境地。城乡居民在“择业”态度,流动状况等方面的背反现象,对藏区的建设和发展显然不利,开发藏区所需要的现代型人才已在大量流走、经济落后、资金缺乏又无力承担对后补人才的培养和储存。一目了然的事实是,藏区用人机制的弊端较大,需要尽快健全和完善。

3.就业受内、外因素的影响,使当前藏区就业问题突出表现为:

(1)就业人口与就业岗位的失衡。学术界认为: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就业人口是否适应是决定就业程度的关键,藏区当前面临的问题是:一是经济发展缓慢、生产规模小,就业岗位少;二是由于藏区特殊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较快,就业人数不断增加,造成就业岗位与就业人数之间的挤压、冲突。例如,黑水县每年新增加就业人员为210,而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为150160个。下岗失业是藏区无法回避的事实。

(2)新型行业对现代型人才的需求与就业人才缺乏之间的矛盾开发大西部,必然带动新型行业、新型产业的出现,特别是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如电子、通讯信息等行业。但由于藏区教育方面的特殊性,新型现代型人才异常缺乏。显然,藏区就业岗位与就业人员之间的冲突突出表现新型行业的产生、增加与现代型人才缺乏方面。

()评述对藏区就业现状的深层追问,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经济是推动就业的根本。其实,这一结论西方经济学家早有预见。凯恩斯在其就业理论当中非常强调有效需求对提高就业水平的影响。即通过扩大投资和消费来带动就业量的增加,这一观点应该说是改善今日藏区就业状况的根本所在。

其次,教育、人才是活跃就业的主体,凯恩斯以及后来的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过分偏重讨论经济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忽略了教育、人才对就业的影响,就业与人才之间如同房屋与屋主之间的关系,什么样的房屋则需要什么样的屋主居住,显然,就业水平的提高,就业量的扩大,还依赖于人才素质的提高,而教育水平的提高又必然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今日藏区人力资源之所以仍处于发育不良状态,首先与教育投入不足存在很大的关系。这种教育投入不足又突出表现为对教育需求投入不足和供给投入不足。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现实经济状况的限制。在一些农牧业区如金川县阿科里乡牧区科塔村,落后的放牧方式使该区域的牧民的家庭收入仅能维持生存,解决温饱。一些家庭甚至只能靠政府救济才能勉强度日,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缺乏对教育需求的动力和能力。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是引起教育需求投入不足的另一因素,金川县独松乡车寨村的村民居住在半山腰上,而小孩却只能到十几里外的乡小学上学,几岁的小孩每天来回要走几十里的山路,一日两餐。据家长反映,小孩回家已精疲力竭,几乎无力完成学习任务,这种超压的学习条件不仅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也使家长们几度心寒,而高额的教育费用更是雪上加霜,使牧民进一步放弃了对教育投入的需求,而教育供给投入不足又直接或间接受到藏区政府财力的限制,教育投入是一项耗资巨大,收效缓慢的但又是造福子孙后代不得不实施的长期工程。显然,开发藏区,开发西部关键在于对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体制,导致藏区人力资源发育不良的第二大原因是:对人力资源的利用不当,没有充分尽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第三、适当的政策措施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外在动力。据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就业机会的扩展依赖于经济增长和人类基本能力的提高。但是如果不实施某些辅助的政策,经济增长是不会主动转化为就业机会的扩大。”(《经济大辞典》)由此得之,我们有目的地制定适合藏区特点的招商引资政策和吸引人才流入的用人机制。对开发藏区经济,开发藏区的人才资源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上加霜。

第四、就业主体的正确观念和胆识对就业体制转变的促成作用。藏区就业现状急需得到改善,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但是,如何行动,如何动而不乱,动得有理?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在这里陷入困惑状态,困惑正是对人的勇气、智慧、胆识的召唤。经过痛苦挣扎的思维理性的目光,义无反顾地投向了现实。首先是如何突破观念的重围,树立新的就业意识,由国家就业向自我就业转变,其次,是采取何种措施,来印证这种观念的转变。在藏区这样封闭落后的区域,每向01前迈出一步都要经历一次剧烈的阵痛过程,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但事实证明这种阵痛和代价的背后却蕴含着利益的增长。改革的目的已初露端倪。例如,金川县供销社全县有职工约800多人,截止96年资产总额约960多万,负债则达1390多万,96年新一届领导决心实行大胆改制,采取一系列有利于职工利益的措施,经过多次宣传动员,鼓励职工敢于偿试自我就业,个体承包,走向私有化。经过四年时期,县供销社不但还清债务,还扭亏为盈,基本接近改制的预期目标。这一案例既是转变就业观念、改善就业现状、扩展就业空间试范典型,但其前途如何,这一现代化的大胆举措能否迅速适应于藏区,仍然是一个悬念,留下思索的无尽空间,有待于事实来加以证明。

三、藏区就业的未来走向

西部大开发旨在尽快推动西部,特别是落后的藏区由传统农业社会进入现代工业社会,那么,藏区未来就业应当如何适应其未来发展的需要呢?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实在非我辈一已之见所能断言,但笔者在吸纳有关专家见解基础之上,结合藏区自身发展特点,试着提出肤浅看法以供参考。

第一、调整藏区的就业结构,加大就业容纳能力,增加就业岗位。所谓就业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有就业人员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布比例。(《就业、改革、发展》)它是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业结构的变化要受到科技技术的进步、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就业政策,以及相应的投资结构、社会消费的趋势等等因素的影响。就业结构的变动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这里我们不妨以日本的就业结构变化加以说明。日本从1955年至1995年就业结构变化趋势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在1995年为41.1%1995年下降到6.0%,下降了35.1%;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95年至1965年略有下降,19651975年有所增加,19801995又有所下降,但变化幅度不是很大,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由1955年为35.5%1995年则上升到61.8%,上升了26.3%。由此可见,随着经济的增长,日本就业结构比重出现了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倾斜。日本就业结构的变动对发展藏区经济具有借鉴作用。西部藏区实现现代化,理所当然应当根据藏区的资源特色,突出发展旅游业、商业、服务业、通讯业、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适当缩减农业部门和传统性工业部门如冶金、机械等的就业人员的比重,将其富余人员逐步转向第三产业。这一转变显然需要政府加大对藏区资金的投入。

第二,藏区当前及未来需要解决另一大问题是教育问题,尤其是技能培训。这是促成就业结构变动,提高从业人员的就业能力一项关键、捷径的方法。政府提倡的口号是:开发大西部,人才是关键。但藏区目前存在的一大令人堪忧的问题就是教育。由于藏区特有的生产方式和传统观念,教育是在他们的意识中无暇顾及的问题。在阿科里乡科塔村,文盲半文盲高达85%,有些家庭出祖辈到孙辈都是文盲。失学率竟达6070%,升学率极低,据悉,能通过读书离开那块土地的人数十年内不到5%。整个藏区人才结构呈现出“低水平”状态。因此,振兴教育,注重对新生代的培养,提高藏民人口总体的文化水平,增大高级知识人才的覆盖率,是重中之重。同时,加快对传统性人才的技能转换,加强各种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培训,增强原有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新的运行环境下所需要的新型就业人才才能得到源源不断的供应。以此协调传统就业人才与现代就业人才之间的矛盾。

第三,加大藏区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发展藏区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以此可以扩大其就业容量。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道路、通讯等仍十分落后,黑水县至今无移动通讯设备,这些是造成藏区落后的重要因素,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但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就业容量,解决下岗、失业问题。

第四、改变劳动就业方式,大力发展劳务市场。这是推动改变藏区就业未来走向的关键所在。在学术界,对劳务市场的界定,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劳务市场指劳务双方自由交换。这里的“市场”是一种想象的或虚拟的“场所”。在理论的定义上,它在空间上具有任意性。广义的劳务市场包括自由交换方式和决定交换行为的机制两方面的内容。这里机制的引入说明在市场的背后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从而保障供求双方以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成本运行。劳务市场作为就业的中间机构,可以有效克服传统就业管理的弊端,避免国家对就业的垄断。同时能够提供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费用。尤其在当前藏区经济较为落后的情况,通过劳务市场的建立,可以鼓励自我择业者增加,减轻对国家就业的依赖形成就业方式多元化格局。

第五、扩大城镇建设的数量和规模,走城市化建设道路。通过这一方式,促成藏区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转变,在开发藏区的过程中,随着新型行业的增加,新的就业岗位的出现,通过城市化道路让农村剩余人口不断转移到新增加的就业岗位中去,以实现推动藏区经济的发展这目的。

第六、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针对失业、下岗职工,建立、健全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这是协调新旧就业体制冲突中所引起的失业、下岗等社会问题的保障机制。尽量减少社会动荡因素,保障西部大开发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家强·西部开发中的人口环境分析[]·人口研究(2000,4)

[2]邱燕翎、冯彩彭·对西部人口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福建花坛(经济社会版)216

[3]建立完善就业机制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2000.3[责任编辑 王占峰]11

 

(来源:22卷第1期 绥化师专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