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黑水县黑热病流行与防治现状 唐忠林1, 李国茹2, 张文华1, 高 斌2, 谢先泽1, 唐远方1, 吴远祥2 (1.黑水县卫生防疫站, 四川 黑水 623500;2.四川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目的对黑水县在黑热病流行中止近40年后的复燃情况进行调查并开展防治。方法调查黑热病传播媒介的分布及密度,调查保虫宿主家犬的利什曼原虫感染,宣传黑防知识和加强现症病人的管理。结果1995-2001年共发生黑热病32例,发病主要集中在黑水河下游沿河河坝或坡地;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当地有广泛分布的传播媒介-中华白蛉,有主要的传染源-内脏利什曼病病犬的存在。结论黑水县目前具备黑热病流行的条件;通过宣传黑防知识,宣传禁养家犬,采取查、灭病犬等措施,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成效,阻止了疫势的进一步扩大。关键词: 黑热病; 犬利什曼病; 流行病学调查;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R53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2534(2002)03-0111-02 黑水县属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总人口5.6万,境内居民以藏族为主,占全县人口的92%,其余尚有羌、回、汉等民族。地理位置处于川西北山区,山势险峻,沟壑纵横,水流湍急,其主要河流黑水河为岷江支流。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较差,经济以农业为主,林业、牧业次之。历史上黑水县是我省的一个黑热病老疫区,曾一度中止流行近40年,但近几年又出现再次流行。随着黑热病调查工作的不断深入和防治工作的逐步开展,目前已对本县的黑热病疫情及流行态势有了比较全面、详细的了解,现将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流行概况 1956-1957年由四川省卫生防疫站组织在全省范围开展的黑热病流行情况调查,最终被确定为黑热病流行区的有6个县,黑水县是其中之一。但1958-1994年期间黑水县并无黑热病疫情报告。1977-1979年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与州防疫站曾对黑水县进行了1次黑热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未发现病人,也未查到病犬,仅查到了中华白蛉,表明黑水县在这段时期的确处于黑热病流行的休止状态。1993年曾确诊1例黑热病,据流行病学史调查,患者发病前在另一黑热病流行区居住过2年,近几年尚未在黑水县境内经历黑热病传播季节,此例确认为输入性病人。1995年省人民医院确诊了1例来自黑水县的黑热病,病人年仅2岁半,追踪调查,查明患儿自出生后无任何外出史,判定为内源性病人。这是在流行中止近40年后出现的首例当地感染的黑热病。1997年6月省寄研所与县防疫站对疫点以及邻近村寨进行了调查,查到了患内脏利什曼病的病犬,在调查地的周围环境捕捉到了中华白蛉,作者简介:唐忠林(1955-),男,四川省绵阳市人,1977年毕业于阿坝州卫生学校,主管医师,主要从事卫生防疫管理、流行病学工作。证实当地确有黑热病传染源存在,有媒介白蛉存在,显示黑水县此时已具备了黑热病流行的条件。就在这一年的下半年又陆续发生2例黑热病,黑热病的再度流行已见端倪。此后,疫势逐渐扩大并延续,发病数上升,疫点数增加,每1年发病几例至10余例不等。 2 疫情动态 1995年黑热病在黑水县死灰复燃,1995-2001年已累计发病32例。其中,以病原学检查确诊20例,Dipstick法血清学检测确诊9例,药物试诊3例(症状典型,用葡萄糖酸锑钠试治明显有效,完成疗程后获得痊愈)。逐年发病数为1995年1例,1997年2例,1998年3例,1999年11例,2000年6例,2001年9例。32例病人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分组为0~岁9例,5~岁9例,10~岁4例,15~岁3例,20~岁7例。15岁以下儿童患者22例,占病人总数的68.75%。年龄最小者仅出生3个月,最大者44岁。病人分布在6乡1镇,分别为芦花镇2例,色尔古乡14例,维古乡5例,麻窝乡1例,石雕楼乡4例,瓦钵乡4例,木苏乡2例。1995年首例病人发生在色尔古乡,第1条病犬也是在色尔古乡发现的,色尔古乡是近几年全县发病最多的乡。发病乡均在黑水河沿岸,疫点村寨大多位于两岸的河坝或河谷坡地一带,海拔高度在1760~2050m。根据在一些发病乡调查疫点家犬利什曼原虫感染的结果,均查到了病犬,显示黑水县的黑热病呈病人、病犬并存的流行状态。 3 防治工作 3.1 黑防知识培训和宣传 对县级临床医务人员、卫生防疫人员进行黑热病知识培训,使之熟悉、掌握黑热病的临床诊断、病原镜检和治疗处理等技术。印制黑防知识宣传资料,发放至各乡,张贴于乡政府、卫生院、学校、街道等处的宣传栏。由县政府发布了发病乡灭犬、禁养家犬的通告,防疫人员多次到乡、村反·111·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2002年第10卷第3期复宣传,还采取向小学生重点宣传来扩大宣传效果的办法:在疫点乡的小学,由老师或防疫人员结合健康教育课向学生宣讲黑热病的传播、危害及预防,提高学生对黑热病的认识,让学生回去再向家长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黑水县的疫区几乎做到了黑热病知识家喻户晓。 3.2 病例的管理和治疗 建立黑热病档案,并由专人管理。按姓名、年龄、住址、发病日期等项进行登记,对每例病人的诊断、治疗、随访等情况均作详细记录。追踪调查病人,了解病人的外出史。对疫点的犬只、病人居住地的周围环境等情况进行调查,以便确定疫点范围,掌握黑热病的流行动态。在病人的治疗上,按省内统一的加大剂量,每公斤体重用葡萄糖酸锑钠200~240mg[1]。具体用法为:儿童总剂量220~240mg/kg,成人总剂量200~220mg/kg。将总剂量分为8~10次使用,每日1次或前几次为隔日1次后几日为每日1次,肌注或静脉推注,疗程8~12天。个别病人使用双疗程。治后随访至今,32例病人中仅发现1例复发,无1例死亡。 3.3 黑热病流行病学调查 1997年6月在色尔古乡的疫点调查家犬,作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利什曼原虫,7只家犬中检出1只阳性犬,这是1958年以来发现的第1只病犬;媒介调查方面,在疫点的人房外和周围的山洞捕捉到中华白蛉。1998年选择了2400m、2040m、1810m不同海拔高度的3个野外山洞,观察洞中白蛉的密度和季节消长。结果表明3个点的蛉种·211·均为中华白蛉,最高密度达73只/人工小时,5月中旬至9月下旬可查见白蛉,白蛉活动季节全长4个半月。在2040m和1810m海拔高度的2个点,白蛉1年有2个明显的密度高峰,1个高峰在5月底至6月初,另1个高峰在7月中下旬。海拔高度2400m的白蛉1年只有1个密度高峰,时间是7月底至8月初。对病人追踪访问和流行病学史调查,证实芦花镇和瓦钵乡各有1例病人、石雕楼乡有2例病人的确切感染地点是色尔古乡,而芦花镇另1例病人在色尔古感染的可能性也很难排除。调查提示防治工作的重点在色尔古乡。1999-2001年陆续在一些发病乡开展疫点的家犬感染调查,对查出的病犬均采取消灭的措施,及时杜绝黑热病传染源,防止疫势扩大。 4 讨论 1997年6月在黑热病发病疫点的调查发现了病犬,捕到了中华白蛉,显示黑水县的黑热病在沉寂近40年后又开始抬头。黑热病患者以年龄15岁以下儿童居多,占71.87%,符合犬源性黑热病流行区发病主要为儿童的特点。从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来看,黑水县中华白蛉分布广泛,是当地的优势蛉种,也是唯一的传播媒介,其生态习性为典型的野生野栖[2]。其次,在发病村寨调查家犬的感染情况都发现了病犬。综合以上情况,黑水县应归于犬源性黑热病流行区。在这一类型的流行区,家犬是保虫宿主,病犬是黑热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消灭病犬、减少养犬数量或禁止养犬是当前控制黑热病流行的主要防治措施;鉴于广泛分布的媒介白蛉的野生野栖习性,目前媒介控制几乎不可能,在这种状况下,灭犬和禁养犬是唯一的、最有效的防治措施。然而,由于家犬在当地老乡的生活和生产中担当了重要的作用,实施这项措施的阻力非常大。近几年,我们采取查犬、杀灭病犬的措施,工作阻力虽然减少,但工作量有所增加;另一方面,查犬的数量和范围较有限,可能存留下一些病犬,这是导致疫情下降不明显的原因。采用加大剂量的葡萄糖酸锑钠治疗病人的过程中,病人没有出现较明显的毒副反应,表明所用的剂量是安全的。治疗32例病人,有31例获得治愈,仅1例出生3个月的患儿复发(3.12%),而以前省内其他流行县没有采用统一大剂量时,病人的复发率达12%[3],可见这种加大剂量对山区的犬源性黑热病的治疗效果较好,使复发率明显下降。 5 参考文献 [1] 吴远祥,李国茹,高 斌,等.四川省黑热病病人死因分析[J].地方病通报,1995,10(3):47. [2] 张文华,唐远方,泽朗罗尔基,等.四川省黑水县中华白蛉季节消长及生态习性观察[J].地方病通报,2000,15(3):37-39. [3] 李国茹,吴远祥,张安治,等.黑热病复发病人的治疗[J].地方病通报,1995,10(2):99-100.
(文字来源: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2002年第10卷第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