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区“跳锅庄”的发展演变

周 瑾

[摘要] “锅庄”是藏族民间歌舞,它流行于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族地区及西藏昌都一带。本文通过对四川藏区传统民间歌舞娱乐方式——“跳锅庄”的探析,试图探讨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藏区的传统民间娱乐活动的发展演变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适应过程和社会的变迁。

[关键词] 跳锅庄;四川藏区;民间娱乐方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J722.21(2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557(X)(2002)04-0079-06

 

本文通过对藏区传统民间歌舞娱乐方式——“跳锅庄”的探析,试图探讨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藏区的传统民间娱乐活动的发展演变状况。在四川大学社会学与行政管理系“今日藏区”社会调查队的考察活动中,主要落脚于藏族、羌族集中的四川阿坝藏区。所到之处,无论是城镇、农区或高山牧区,无论是藏族、羌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包括长期生活在藏区的汉族民众),提起“跳锅庄”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以说,男女老少,人人会跳、个个爱跳,尤其是逢年过节和喜庆日子,高山河坝、村村寨寨,人们穿着鲜艳的节日盛装,翩翩起舞。跳锅庄作为藏区民间的一种重要歌舞娱乐方式与交际舞、迪斯科等“洋舞”共存于藏区的群众活动中,是藏区人民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间自娱自乐的好形式。当看到刚跳罢一曲锅庄舞,又随着激烈的迪斯科音乐扭动起来的藏、羌地区民众,不能不让人强烈感到现代文明的冲击力量和多元文化汇聚的时代特色。可以断言,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将加快,藏区传统民俗活动不可避免地将受到现代社会更加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目前渗透力极强的文化传播媒介影响下,更为剧烈。另一方面,历史表明,即使是在最现代的社会里,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共存。跳锅庄这一传统民俗活动的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适应过程和巨大的社会变迁。

锅庄,简单来说,是一种炊具,三块石头围着一堆火,石上支锅烹调煮食,这便是火塘,三块石头便是锅庄或锅庄石。在我国西南地区,它不仅是藏族、羌族,还是彝族、苗族、普米族等各民族群众普遍使用的炊具。当然,说锅庄是一种炊具是不完全的。在跳锅庄这种舞蹈中,似乎与炊具炊事不相搭界。再者,锅庄一词在康定藏区还是一种称呼。据书载,康定地区锅庄一词来源于西藏,是藏族古咤或弥咤的音译,其意为贵族,所以过去习惯以锅庄来称呼贵族或头人。因此,锅庄并非仅简单的指火塘中三块支锅石而言,其所含意蕴深远。

在西南诸少数民族中,都有关于火塘、锅庄之来历的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具有民族特点。羌族的火神“翁不士”,其化身就是羌人的火塘锅庄石。羌族奉白石为神,每家的火塘成了火神的留居之处,在火塘边也立三块石,对它顶礼膜拜。四川藏族支系纳木依人和拍木依人竖立在屋中火塘上的三个锅庄石为火神之所在。从许多民族的有关火塘与锅庄的神话传说来看,其内容情节虽说不同,但都有一个相类似的结构:无火或缺火——灾难——寻火——先祖或英雄出现——克服千难万险取火成功——族民得救——先祖或英雄化为锅庄——后代世代祭祀。从神话传说可以看出,锅庄即先祖,敬火塘、敬锅庄即敬先祖。

以火塘上的锅庄石象征祖先,这是在许多民族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文化现象。火塘神、锅庄神与祖先神合而为一。在这些民族群众的心目中,祖先的神灵即在火塘,特别是附在锅庄上的。居家火塘最初是人把自然火引进居室的产物,它的基本功能是在物质生活上施惠于人。随着原始宗教信仰的产生,各种神灵走进了火塘这个小小的天地,它不再仅仅是人们烹煮食物和取暖的地方,而升华为人们心灵中的圣地。在人们眼中,火塘已不再是那几缕飘动的火焰或几块沉默的锅庄石,而是一个浓缩了的神灵世界。因此,对火塘与锅庄的祭祀便是对祖先的祭祀,祭祀在节日、收获季节或人们生病、生育之时;祈祷先祖神灵保佑子孙平安、昌盛之意,也尽在祭拜火塘与锅庄中表露出来。锅庄石被视为家庭的重器,一旦埋下,便祖祖辈辈不能随意移动。在新的家庭立石时,人们也要从祖宗的火塘中引火,因而在很多家庭中,锅庄石已延用了数代人。羌族的住房中心为锅庄,羌语称希米,火种终年不熄,有万年火之称。锅庄的上方为供奉祖先的神位,平时全家聚会、饮食、接待客人、节日歌舞及祭祀祖先等都在锅庄旁举行。当有客人拜访时,客人进房后一定要让座于锅庄的上方就座。

火塘和锅庄是神灵之所在,因此,人们举行祭祀礼以取悦神灵。并且,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还举行一些祭祀火塘和锅庄的特殊礼仪,希冀得到神灵的欢心和保佑。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与火塘、锅庄紧密相连:一个家庭的主人要在火塘边接待来访的客人;父母们在火塘边谈成一桩桩男婚女嫁的佳事;村社长老们在火塘边商议村寨中的大事;人们围坐在火塘边咂着酒慢慢消磨时光;当然,人们还围在火塘边对唱情歌或跳锅庄舞。

跳锅庄,据《民族词典》所记,锅庄舞是藏族民间歌舞,流行于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族地区及西藏昌都一带,每段开始由一人领唱,然后齐唱,依曲合步,伴以躬腰、转身等动作,舞姿健美。在云南中甸的锅庄舞,是一种娱神的祭坛礼仪,是原始图腾歌舞。据研究,它的规模初具予以地域为单位的原始农村公社时期,其内容透露出那一时期的盟誓文化与图腾文化的综合。

清代乾隆年间李心衡所著的风土民情文集《金川琐记》曾这样记载了“跳锅装”(通“庄”):“俗喜跳锅庄,嘉会日里,党中男女各衣新衣,合色巾帕之属,罄家所有,杂佩其身,以为华赡。男女纷沓,连臂踏歌,俱欣欣有喜色。”藏族、羌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重大喜庆活动都要跳锅庄舞,锅庄舞也是民间百姓自娱自乐的形式,其内容为歌颂英雄人物的功绩、祈祷神灵保佑、庆祝丰收、歌颂爱情、赞美家乡及颂扬头人等。跳锅庄在各地区形式不一,基本形式为:围着圆圈跳,男的在前,女的在后,边轮唱边舞;它是一种集体舞蹈,舞队少则十几人、几十人,多时可至几百人,常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善舞者手摇响铃站在队伍前头引歌领舞。其基本特点是:节奏明快,音调缓慢,无乐器伴奏,由慢步开始,逐渐加快,表现出热情奔放、欢快有力;步伐特点以点踏、擦地、跺脚动作为主,上身动作以胸前绕手、体后仰,以臂屈肘上举摆为主。如果按照民俗方式考察歌舞活动的分类:即有本装歌舞和扮装歌舞,跳锅庄是属于比较典型的不化妆、不伴奏的本装歌舞。这种歌舞种类繁多,是一种相传早在公元7世纪时就已有的古老歌舞形式。它的表演有的地方出现摹拟动物与狩猎动作,可以推断它与原始舞蹈有一定的传承关系。这种舞没有人数、场地与时间的限制,舞蹈时的伴奏唱曲、节奏快慢因舞蹈节奏而变换,声调起伏相承,一唱一合,气氛热烈,接连不断。以歌伴舞,以酒助兴,男女轮唱,同步起舞,通宵达旦,直到尽兴为止。锅庄类歌曲在有的地方(如金川)还分为大锅庄和小锅庄。前者多是在重大场合下演唱,如迎宾,领唱多选择德高望重的长者,歌曲氛围肃穆、庄重。后者内容较为广泛,曲调大多悠扬、悦耳、轻松、欢快,给人愉悦的感受。跳锅庄,在不同地区还有许多不同的称呼。锅庄不是藏族对这种舞的称呼,是指最早这种舞蹈在火塘周围跳的意思。西藏地区藏民称这种舞为“歌谐”,是圆圈舞的意思;青海、四川藏民称它为“卓”或“果卓”,是吉祥舞的意思;云南中甸藏族称作“查拉董”,是娱乐舞的意思;还有的地方称为“稻姆”;羌语称为“沙朗”,有喜事沙朗和忧事沙朗之别。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各地区语言存在差别;另一方面,也与歌舞时的场面布置、动作等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几个地区的锅庄舞来深入了解。盛行于阿坝金川的嘉绒锅庄,又称“达尔嘎”,传说源于民间阿米格冬降妖取得成功时举行的庆祝活动,后来逐渐扩展到庆祝或迎送上层人物的仪式中,一直流传至今。达尔嘎又分为达尔嘎底(大锅庄)、达尔嘎则(中锅庄)、达尔嘎忍(小锅庄)、曲拉日嘎(宫廷舞)。近代土司虽然把达尔嘎作为歌颂上层人物的工具,强令民间艺人为达尔嘎填上各种各样的颂词,但古老的达尔嘎中仍有很多关于嘉绒人的历史、文化的内容,歌唱的都是跟嘉绒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如哪年哪月在嘉绒历史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宇宙中各种自然现象发生变化的道理;土地是嘉绒人的命根子等等。达尔嘎底属礼仪性舞蹈,是在一定范围、一定场合,由领头人带队,表演带有敬仰崇拜的歌舞形式,多为寺庙念冬经或迎宾时跳。解放前,逢喜庆之时,如土司、头人家的婚礼迎送上层人物等都要专门组织表演这种舞蹈。达尔嘎忍属自娱性舞类,深为人们所喜爱,是民间自发性娱乐活动。它不拘形式,随时随地都可以跳,锅庄房、院坝里,甚至劳动场所,领舞者可男可女,不受限制。歌词多以劳动、生活、爱情及家乡风光、花鸟等题材为主,表演时活泼、洒脱,长袖挥舞,步伐欢快自如。

相应地,西藏昌都地区的锅庄舞——“果卓”,“果”是圆圈的意思,“卓”是起舞的意思,它也有大中小之分。在阿坝州的黑水县,跳锅庄是与吃咂酒连在一起的一种娱乐活动。吃咂酒的时候,需要烧起一锅开水,坛里的酒一面往外吸,锅里的开水一面往坛里浇灌。喝过酒的便围着熊熊烈火、开水锅和咂酒坛,狂欢歌舞,跳累又喝,喝了又跳。在民族学家于式玉教授于解放前所进行的《于式玉藏区考察文集》中曾记述了关于跳锅庄的调查经历。在许多地区,跳锅庄并非随时可跳,还有一定的时节和禁忌。以旧时阿坝黑水为例,跳锅庄在年节和九月秋收之后跳,通常是为庆祝新谷入仓,在农历九月收获完毕后,举办一个跳锅庄大会,以表庆祝和祈祷之意。并且,黑水陈规,一家若死了人,当年全家人便要深闭在家中,既不能请人到家里来跳锅庄,也不能被请到别人家里去,以示对死者的一种沉痛纪念之意。还有,在赛马会和婚礼时,跳锅庄也是必不可少的。赛马会是牧区极为隆重的一个节日。赛马开始前要举行宗教仪式,请僧人念经;牧民们要向神山献祭、在山上垒玛尼堆,挂上新的经幡,将奶渣、酥油等贡品放在神山之上,祈祷神灵保佑吉祥平安、人畜兴旺。赛马后,在夜幕降临之时,牧民们,特别是男女青年们便自发地聚在一起,围成圆圈,跳起欢乐的锅庄。同样,举行婚礼的过程中,跳锅庄祝福新人是一个重要的仪式。通常,众人穿着盛装、手牵手绕火塘、锅庄石前边歌边舞,歌词大意是祝福恭贺;跳完锅庄,新人跪下,撩起围腰,众人撒米、麦、青稞,祝福新人。歌舞常常是人们宣泄悲欢之思、哀乐之情、敬神娱神、镇鬼祈福的重要表达方式,跳锅庄也不例外。在原始宗教信仰中,锅庄、火塘是神灵集聚之地,是维系个人和家庭命运的所在,因此,人们通过祭祀等取悦鬼神的形式来自我安慰和取得信心。跳锅庄这种民间歌舞娱乐方式融祈祷祝福、男欢女爱、颂扬缅怀、风情民俗为一体,情深意长,意蕴深远。

我们知道,民族舞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本身是其传衍地原住民文化的共生物;任何一种民族舞蹈的特有风貌,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地折射出其所置身的文化生态。跳锅庄所特有的舞蹈动律特征一方面来源于藏、羌民族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来自他们特有的人文背景、审美意识和对生命意义的质朴的理解。舞蹈动律的形成反映了人类长期劳动、娱乐、信仰、习俗等多种因素的文化积淀。锅庄舞的动律特征揭示了藏、羌民族在历史演变中不能用文字与语言表达的民族个性和内在气质。因此,当社会调查队在阿坝藏、羌地区的考察活动随着城镇——旅游开发区——偏远农区——高山牧区一步步推进时,我们能明显感受到现代文化不断渗入而引起的锅庄舞的演变,跳锅庄的传统色彩和现代气息有趣地相互交织,并且,这种变化发展的势头在未来数年将可能越来越猛,伴随着现代化趋势发展的结果将是传统色彩的逐步淡化。在黑水县,40年来,这个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县城的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人民生活改善,商业网点遍布山乡,县城高楼林立,跳锅庄已成为城镇居民日常的娱乐休闲方式之一。当看到人们晚饭后身着现代服饰围聚在县城中心广场随着广播音乐悠然起舞的场景,不由让人想起很多现代城镇特有的中老年休闲健身方式:老年迪斯科。在这里,跳锅庄的骨干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多数只能模仿几下动作,唱词基本不会;跳锅庄传统的祭祀意义和禁忌早已烟消云散;跳锅庄和老年迪斯科一样,都经简化改造成为适合城镇居民生活特点的娱乐休闲方式。在黑水县城的舞厅里,音响控制的彩灯随着音乐之声明明灭灭,年轻人如同中老年人陶醉在传统的锅庄舞蹈中一样,兴高采烈地跳着现代舞。常常是在舞会行将结束之时,辉煌的转盘灯下,人们围起象征圆满和美的大圆圈,跳起新锅庄。据当地干部解释,新锅庄舞蹈动作更加简化、活泼轻快,已不同于偏远农区和高山牧区的老锅庄。距黑水县60公里,有着融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与独特迷人的藏民族风情为一体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卡龙沟。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卡龙沟以其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和风土民情正在开发成为川西北重要的风景旅游区和度假区。在这里,跳锅庄已成为现代化的旅游度假与历史、民族文化有机结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身着民族服装带领游客载歌载舞的旅游区接待干部不论是跳古老的锅庄舞还是现代的交际舞都能显示出不凡的身手,令人赞叹。当向他们学跳锅庄舞时,我们似乎体味到了藏、羌民族的欢乐和苦难,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神往。跳锅庄在现代经济发展建设中,已被赋予了崭新的社会价值——旅游开发价值。就传统民族舞蹈的生存环境而言,跳锅庄在落后的农区村寨与偏远的高山牧区比在城市更具有生命力。由于封闭的环境难以同外域进行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相对限制了其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但也一定程度地保持了跳锅庄的传统性和典型性。当社调队的少数成员历经艰难跋涉来到偏僻遥远的俄恩村和海拔约4千米的撒尔脚高山牧区时,我们有幸一饱眼福,看到了传统的藏族锅庄舞蹈。在以农业为主的俄恩村,因地处偏远而很少见到外来人员,村民们对社调队客人的来临表示了极高的热忱。平时很少聚会的村民们如同迎接盛大节日一样,特地穿起民族盛装表演了极具传统民族特色的锅庄舞。可以看得出,在这一歌舞队伍中,中老年人表现的格外认真动情,年轻人虽然衣着鲜艳,但表演水平要逊色的多,兴趣也没那么浓。即使是在这样偏僻的地方,年轻人的口味也开始趋向于更加现代的东西。据调查,村民们早已很少聚集,除了重大喜庆日子,平时根本不跳锅庄;年轻一代对收看电视、收录机等更感兴趣。电视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但传统的生活娱乐方式也因此而逐渐断裂。比较而言,重大的社会变革对于数百上千里外的高山牧民来说,冲击力要微弱一些,但比较起千年不变的游牧生活,也不能不说变化强烈。在撒尔脚村,我们的考察工作恰巧与牧区一家人的婚礼不期而遇。在婚礼上,骑着马翻山越岭从附近各个牧区赶来的亲朋好友先是举行了一场充分展示藏民族剽悍豪爽气质的赛马会;然后,男女集于草坪,欣然跳起锅庄。人们身着节日盛装,热情欢快,豪迈奔放,音乐节奏强劲且动作变化繁复。我们发现,一方面牧区的藏族群众们仍旧乐意于长途跋涉来参加节日活动或宗教仪式;另一方面,时代因素的渗透也不可避免。跳锅庄围成的圆圈中央不再是传统的火塘、锅庄石或其他代表祭祀信仰意义的物品,而是一根挂放着音响的木杆,旁边放着依靠太阳能技术充电的录音机(牧区没有电)和在婚礼上散发的食物;人们不再是边唱边跳,而是听着磁带跳;在鲜丽的节日盛装下,掺杂着汉式的白衬衣、花衬衣;人们跳动的双脚不再踏着手工制作的藏靴,而是穿着60年代那种军绿色的解放鞋;咂酒仍是传递着轮流喝上一口,但盛酒的玻璃瓶已取代了具有浓郁传统特色的酒坛和竹管。

通过上述对藏区跳锅庄的溯源及其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演变状况的探讨,可以看到,任何民族文化的适应都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选择、吸收和包容。外来文化不可能被全部吸收,传统文化更不可能被彻底抛弃,人们在艰难的对比、探索中选择,逐渐将外来文化吸收纳入原有的文化概念中。传统文化在适应中不断更新,带来文化的壮大、文明的进步;也带来了保存传统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冲突,这是一个渐进痛苦的过程。应该指出,藏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已势不可挡;并且,在未来几十年中,这种融合的趋势还将加快,跳锅庄的变异正是这种融合的真实佐证。

[参考文献]

1.杨福泉、郑晓云著:《火塘文化录》[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

2.章海荣著:《西南石崇拜——生命本原的追思》[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金川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金川县志》[Z],民族出版社,1994年。

4.黑水县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编:《黑水县志》[Z],民族出版社,1993年。

5.于式玉著:《于式玉藏区考察文集》[C],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

6.李心衡():《金川琐记》[Z],阿坝州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出版,1998年。

7.余振、郭正林主编:《中国藏区现代化——理论、实践、政策》[C],1994年。

8.于平著:《风姿流韵——舞蹈文化与舞蹈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9.徐平著:《羌村社会》[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作者简介] 周瑾,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讲师。(四川成都 610065)

(来源:中国藏学2002年第4期)